一、國外軸承
1883 年,FAG(現為舍弗勒公司品牌)創始人弗里德里?!べM舍爾提出了使用合適的生產機器磨制大小相同、圓度準確的鋼球的主張。這奠定了創建獨立的軸承工業的基礎。1895 年,亨利·鐵姆肯設計出個圓錐滾子軸承,三年后獲得了專利并成立 Timken(鐵姆肯)公司。1907 年,SKF 軸承工廠的斯文·溫奎斯特設計了早的現代自調心球軸承。
兩次世界大戰刺激了軍事工業的發展,軸承軍事工業中的地位日益顯著,軸承廣泛用于汽車、飛機、坦克裝甲車、機床、儀器、儀表、自行車、縫紉機等眾多領域。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一大批軸承廠在各國先后出現。現代科技的發展更是促進了軸承技術的革新發展。經過 130 年的積累,國外的軸承行業已經非常成熟,性能、精度,日益成熟完善。
中國的軸承工業,從無到有也只有四十年的時間,起步遠遠晚于西方先進國家。國內的軸承制造技術隨著社會發展,其類型與規格都逐漸與國際實現了接軌,生產流水線也較為全面。但是由于起步晚,我國軸承行業明顯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雖然出口量大,但是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軸承大量進口。
八十年代起世界大型軸承公司開始在中國投資設廠,擴大銷售,國內的企業也接到各大軸承公司的初級產品訂單,存在對外商的依賴性。
二、國內軸承
世界軸承市場70%以上的份額,被十大跨國軸承集團公司所分享。其中占全球市場 23%的美國、21%的歐盟以及 19%的日本基本由日本 NSK 等五大公司、瑞典SKF 公司、德國 FAG 等兩家公司、美國 Timken 等幾家公司所主導。同時,世界軸承行INA軸承業的高端市場被上述企業所壟斷,而中低檔市場則主要集中于中國。
從國內軸承行業收入規模和增長率也可以看出國內軸承行業在 15 年以來,收入規模不斷擴大,營業收入的增長率持續加大,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毛利率和凈利率的提高來自企業管理效率的提高,更來源于國內軸承企業開發高端市場,爭取更高的收益,而不只是中低端產業中的低利潤加工商。
三、政策推動
“十三五”時期,中國政策的導向仍將繼續引導資本投向軸承行業的重點領域,帶動軸承行業向高精度、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傾斜,加速軸承行業的升級。在軌道交通、醫療器械、新能源、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等各個領域發展的帶動下,中國高端軸承鑄造行業水平將得到明顯提高。隨著全球制造業重心向中國轉移,中國高端軸承行業發展有了強大動力,對國內高端軸承制造商要求也越來越高。當下中國軸承鑄造行業必須著眼提高產品檔次NSK軸承和降低制造成本,實現從“大”向“強”的戰略轉變。
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
部門 |
法律法規及政策 |
相關內容 |
國務院 |
《中國制造 2025》 |
重點發展領域中,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設備,先進軌道 |
全國人民代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 |
大力推進先進半導體、機器人、增材制造、智能系統、新一代航空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