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走出去”格局已基本形成,呈現出出口產品高端化、出口市場全球化、出口模式多元化、高鐵出口加速化、國際競爭品牌化等“五化”特征。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核電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有望復制高鐵出海的模式,在2015年大放異彩,成為中國制造業“走出去”的又一典范。
本周三(1月2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鐵路、核電、建材生產線等中國裝備“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升合作層次。裝備制造業一直是我國產業升級的大方向。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裝備制造業大國,其中高鐵、核電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分析人士認為,在政策助力下,我國裝備制造業正面臨“天時地利人和”的歷史發展新機遇。
裝備“走出去”獲全方位政策支撐
作為我國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的重要支柱產業,裝備制造業無疑是我國產業升級的大方向。在經過十余年發展后,隨著高加工度工業階段的到來,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步伐將大大提速。
其中,高鐵、核電等政府主導型產業利用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產業技術已經達到國際水平;通信、電力設備、工程機械等市場主導型產業利用市場規模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形成國際競爭力,并已經實現“走出去”。總體來看,基于獨特的體制、市場、勞動力優勢,我國裝備制造業已經具備國際競爭力。
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將為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提供市場支撐。雖然未來幾年全球經濟增速緩慢,但“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這將為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創造廣闊的市場空間。
“十二五”以來,多次提出要大力發展裝備制造業,尤其是促進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在經濟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推進裝備“走出去”是我國穩增長、調結構的一個重要舉措,它不僅可以推動我國優勢和富余產能跨出國門、促進中外產能合作、拓展發展空間,而且能夠提高我國裝備的國際競爭力。2014年以來,李克強總理多次出訪期間在各個場合推銷中國高鐵、核電、電力設備等,為裝備制造業“走出去”進行宣傳。本周三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三個層次”及配套政策,顯示中央為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構建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撐體系。
“此次國務院會議具體部署了加快裝備制造業 走出去 的主要方向和支持政策,這反映裝備制造業 走出去 步伐加速。”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
鐵路、核電將顯著受益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番國務院常務會議有三大亮點:一是要求整合行業資源;二是明確提出促進生產線出口;三是提出完善多渠道融資支持。這將為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強大的政策金融支持,而高鐵和核電業將受益為明顯。
“要求在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整合行業資源,創新合作模式,顯示未來一段時間在鐵路、核電等領域可能出現一波大型國有企業兼并潮。”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分析說,通過行業龍頭的國有大型企業進行兼并,避免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初期即在海外市場形成惡性價格競爭,損害本國企業利益和商業品牌,其中,鐵路、核電成為被點名的行業,鐵路方面南車、北車合并已經落地,核電建設領域將有進一步的合并舉措,同時,其他基建和裝備制造領域也將有類似的國企合并趨勢。
中國高鐵“走出去”格局已基本形成。目前中國正與包括美國、俄羅斯、巴西、泰國在內的28個國家洽談高鐵合作項目,中國軌道交通裝備遍及全球六大洲的將近90個國家和地區,呈現出出口產品高端化、出口市場全球化、出口模式多元化、高鐵出口加速化、國際競爭品牌化等“五化”特征。
作為中國高端裝備中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核電“走出去”已升級為國家戰略。有分析人士認為,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核電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有望復制高鐵出海的模式,在2015年大放異彩,成為中國制造業“走出去”的又一典范。
裝備制造業投資價值被長期看好
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漸成趨勢,裝備制造業投資前景一直為市場所看好,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板塊更是成為主力資金青睞的熱點。近一段時期以來,A股大部分高鐵概念股均有不錯的漲幅,核電板塊個股本周初也有相當不俗的漲幅。
從投資策略角度看,多數機構都對裝備制造業投資前景表示看好,認為可中長期配置持有。
“適應工業化階段演變與產業升級趨勢,中長期配置高鐵、核電等具備政策優勢、壟斷優勢、技術優勢、勞動力成本優勢的裝備制造業。”中信證券建議,圍繞高鐵產業鏈,應該從以下路徑來梳理軌道交通產業鏈投資標的:首先為整車制造設備商,即國內動車、高鐵、城軌雙寡頭中國南車、中國北車;其次是產業鏈上游中跟隨鐵路海外拓展、擁有核心技術的零部件商龍頭。
“對于二級市場而言,核電重啟將釋放巨大的市場空間,核電板塊將迎來明確利好,特別是龍頭股值得重點關注。”申銀萬國研究報告稱,從目前看,核電是可以貫穿整個2015年的大主題,海外營銷、“走出去”值得期待。同時,國內核電項目重啟后,后續核電裝機規劃的調整以及項目核準及開工的節奏直接影響核電板塊相關投資標的的選擇以及空間判斷。在“ 發展核電”的戰略思想指導下,核 設備市場將率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