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正確使用timken軸承,可以達到疲勞壽命。但如果發生意外的早期損傷,則無法再使用。與疲勞壽命不同,這種早期損傷,被稱作故障或事故。多起因于安裝、使用、潤滑上的考慮不周,從外部侵入的異物或對于軸、軸承座的研究不足等。
軸承的損傷狀態如滾子軸承的套圈擋邊的擦傷,其原因可能是潤滑劑不足、牌號不合適、供排油結構有缺陷、異物侵入、軸承安裝誤差或軸的撓曲過大,也有可能是以上各種原因綜合引起的。
因此,僅調查軸承損傷,很難得知損傷的真正原因。可是,如果在充分了解使用timken軸承的機器、工況及其外圍結構的基礎上,弄清故障發生的前后狀況,再結合軸承的損傷情況及多種相關原因進行分析,就可以防止同類故障再次。具有代表性的軸承損傷原因和對策。
即使是采用了當代高超的制造技術加工圓柱滾子軸承零件。觀察其讀數隨預緊負荷變化的方法。預緊法有其不利的方面, 眾所周知。其工作外表總會存將千分表頭抵在軸承端面或軸的適當部位。
1.機械損傷
嚴重時在接觸外表發生金屬剝離以及出現大面積的雜亂劃傷;一般情況下,圓柱滾子軸承機械損傷是指軸瓦的合金外表出現不同水平的溝痕。接觸面損傷與燒蝕現象同時存在造成軸承機械損傷的主要原因是timken軸承外表難以形成油膜或油膜被嚴重破壞。
2.軸承穴蝕
外表層發生塑性變形和冷作硬化,滑動軸承在氣缸壓力沖擊載荷)反復作用下。局部喪失變形能力,逐步形成紋并不斷擴展,然后隨著磨屑的脫落,受載外表層形成穴。一般軸瓦發生穴蝕時,先出現凹坑,然后這種凹坑逐步擴大并引起合金層界面的開裂,裂紋沿著界面的平行方向擴展,直到剝落為止。滑動軸承穴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油槽和油孔等結構要素的橫斷面突然改變引起油流強烈紊亂,油流紊亂的真空區形成氣泡,隨后由于壓力升高,氣泡潰滅而產生穴蝕。穴蝕一般發生在軸承的高載區,如曲軸主軸承的下軸瓦上。
3.疲勞點蝕
由于發動機超負荷工作,圓柱滾子軸承疲勞點蝕是指。使得timken軸承工作過熱及軸承間隙過大,造成軸承中部疲勞損傷、疲勞點蝕或者疲勞脫落。這種損傷大多是因為超載、軸承間隙過大,或者潤滑油不清潔、內中混有異物所致。因此,使用時應該注意防止軸承超載工作不要以過低或過高的轉速運轉;怠速時要將發動機調整到穩定狀態;確保正常的軸承間隙,防止發動機轉速過高或過低;檢查、調整冷卻系統的工作情況,確保發動機的工作溫度適宜。
4.軸承合金腐蝕
潤滑油中所臺的化學雜質(酸性氧化物等)使軸承合金氧化而生成酸性物質,軸承合金腐蝕一般是區為潤滑油不純。引起軸承合金局部脫落,形成無規則的微小裂孔或小凹坑。軸承合金腐蝕的主要原因是潤滑油選用不當、timken軸承資料耐腐蝕性差,或者發動機工作粗暴、溫度過高等。
5.軸承燒熔
形成局部高溫,軸頸和軸承摩擦副之間有微小的凸起金屬面直接接觸。潤滑缺乏、冷卻不良的情況下,使軸承合金發黑或局部燒熔。此故障常為軸頸與軸承配合過緊所致;潤滑油壓力缺乏也容易使軸承燒毀。